:::

台灣校園首設NGO中心-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穩步成長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支援公民社會研究發展(三)

對象: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

台灣非營利社團在1980~1990年代蓬勃興起,但學界的相關研究,較局限於個人。2002年,政大率先成立研究中心,正式呼應這股社會風潮。而喜瑪拉雅基金會,是幕後重要推手。

除贊助北京清大、上海復旦兩所名校設立NGO中心,喜瑪拉雅基金會也熱心澆灌台灣學術圈的NGO種苗,對象是國立政治大學「第三部門研究中心」。

從1990年學成返台,就在政大開設「非營利組織管理」課程的江明修教授,一直辛勤耕耘NGO領域。他的第一個國科會研究案,主題就是「非營利組織之領導行為研究」;後來還設立了「台灣非營利組織研究」網站,提供學術範疇的「非營利組織」相關資料,包括名詞解釋、理論學說、各種文獻等。

當時國內NGO/NPO如雨後春筍冒出,而學術研究才蹣跚起步。理論、例證都移植自國外,缺乏本土的觀察與驗證,深度廣度都亟待拓展。

1995年,他和政大一批志同道合的學者,成立國內第一個「非營利組織研究室」。成員跨越社科院、商學院、法學院,從不同領域研究非營利組織課題,既互補又統合。1998年,進一步成立「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」。不過這些都是虛擬組織,因為學校並未編列預算支持,只能算是學者的研究組合。

喜瑪拉雅致力耕耘NGO/NPO領域,深知必須結合學術力量。除了四處登門請益,也常邀學者參加國內外研討會。活動力強的江明修教授,自然而然與喜瑪拉雅往還頻繁,應邀參與許多活動。「從編纂台灣基金會名錄,到出國開會,我都沒有缺席,幾乎成為喜瑪拉雅的『御用學者』了。」江教授回顧往事,如此笑言。

第三個校級NGO研究中心

2002年,江明修在當時政大校長鄭瑞城鼓勵下,成立了「第三部門研究中心」,是政大繼國關中心、公企中心後的第三個校級研究中心。

「第三部門」稱謂,係相對於第一部門(政府)、第二部門(企業),專指公益、非營利、非政府組織。這回學校撥出一間辦公室、一位專任秘書,NGO研究與推展就此有了實體組織。

此前,北京清大的NGO研究中心、上海復旦大學的社會發展研究中心,都已開始運作。喜瑪拉雅樂見國內大學亦有類似組織,主動表達願贊助經費,讓此研究中心更能發揮。

江明修擬出「促進第三部門發展」3年計畫,提交喜瑪拉雅,希望結合學術專業與實務平台,推動兩岸三地及國際學術交流、建立非營利組織專業人才培訓機制、開創第三部門數位學習環境、促進公民社會實現等。

數月後,喜瑪拉雅匯來贊助款,第三部門研究中心在郵局設立專戶,專款專用。「這是種籽基金,對我們中心的發展意義非凡。一來它讓中心的運作更順暢,二來它有引導作用,後來即陸續收到其他基金會的贊助款。」江明修說明。

根據合作計畫,中心必須執行的項目,包括:培育人才、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等。江明修表示:「我們原就相當活躍,想做的事很多,問題是人力不足。獲得喜瑪拉雅金援後,增聘了幾位助理,行動力大增。」

他頗引以為傲的是,中心運作受到兩岸三地學界肯定,「我們與對岸清大、北大、人民大學、交大、中山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等,一直維持交流。有些學校來台參加學術研討會,順道參訪我們中心,回去便以此模式為範本,創辦該校NGO中心。」

培養種籽部隊

另一項成就也影響深遠──為台灣培植年輕的NGO人才。

江明修長期關注「青力」──青年力量,因此中心甫開辦,即著手規畫「全國青年志願服務領袖培訓計畫」;一來預見未來社會志工需求龐大,二來志工服務在國際上蔚為潮流,他認為培育種籽志工刻不容緩。

該計畫招募曾任社團幹部的大專生,及18~30歲經主管推薦的在職青年,施予3個月短期訓練。

課程從學理認知、國際視野、募款、行銷、公關技巧、活動企劃與執行,到實際參訪NGO/NPO運作、進入社區服務等,有系統地引導學員跨入非營利組織領域,培養相關知能。

2003年甄選第一屆學員,預計招收50人,結果報名踴躍,增額錄取了76人。後來這個活動年年舉辦,相當受肯定。而它發酵產生的影響力,可從學員迴響略窺一二。

參加首屆培訓計畫的政大財法系同學徐家錚寫道:

「我發現自己可以用一種不同於他人的角度,重新檢視這個世界。我關心的事,不再只有專注在律師、司法官考試……。希望自己也能在現在及未來的日子裡,為社會貢獻己力,把世界推向更好的方向。」

政大外交所博士生林佾靜則表示:

「培訓課程……建構了對『公益人生』的圖像,與社會實踐的地圖。」

還有一項「青年公益旅行家培植計畫」,也很具開創性,核心精神源自歐美行之有年的「gap year(空檔年)」。

「gap year」鼓勵青年學子在求學階段,暫且放空1年,進行一趟生命「壯遊」;去世界各地走走,參與當地生活,開拓視野並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。其深層意義隱含公益性質,例如英國威廉王子18歲那年的「gap year」,就是到智利山區幫忙興建步道、義務教當地孩童英語,還去非洲學習環境保育。

倡導青年公益旅行

「青年公益旅行家培植計畫」顧名思義,以「帶有公益目的的旅行」為目標。期能引導青年將公益與旅行結合,一來提供志願服務,學習貢獻人群;二來參與國際社會活動,拓展見聞;三來吸收國際非政府組織經驗,提升國內服務品質。招收學員需年滿20歲,曾參與服務性社團,或有非營利組織工作經驗。

在一個半月課程裡,學員除上課吸收相關知識,更重要的是行動規劃。每6人為一組,進行腦力激盪,討論出想要執行的公益旅行主題;再據此擬訂計畫,提出報告,接受指導老師審核。

「年輕學員討論非常精采,有時在課堂就談開了,從理念交換到具體方案,內容豐富、氣氛熱烈,常談到晚上10點還欲罷不能。」江明修回憶道。

結業時,若專案計畫過關,中心會提供獎金為獎勵。有心學員也開始努力存錢,朝落實計畫邁進。「事實上,現在年輕人勇於踏出步伐、將計畫付諸實現的不在少數。例如印度德蕾莎修女的義工組織,就有不少學員遠道飛去參與。」江明修說。

「其實,中心不僅培訓來上課的學員,幾位專員、助理同樣受益,後來成就很好。」江明修舉例,當年主導「青年公益旅行家培植計畫」的專案經理張瓊齡,日後成為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,在NGO界十分活躍。

此外,中心推廣國際青年志工的努力,引起青輔會注意,列入業務項目。江明修樂見其成,後來與青輔會聯手成立「國際服務青年志工中心」,建置國際志工服務組織資料、辦理青年國際志工培訓課程、設立青年國際志工網站、評選青年國際志工團隊,讓青年志工風潮更加興盛。

關注農民、勞工議題

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也關懷農民、勞工議題。「我們曾將全國農運、工運領袖集合在一起,互動交流。」江明修提起幾場座談會,包括「工運團體當前的瓶頸與展望」、「台灣農業NGOs的現狀與挑戰」、「兩岸勞工問題與展望」。

作為學術單位,開會討論司空見慣,但這幾場可不容易。「同一場座談,幾位來賓立場『誓不兩立』,據說從不曾同時出席一場活動。他們一來就吵架,幾乎無法溝通。」但座談結束,來賓一致表達感謝,「他們都說,中心扮演了很好的溝通平台角色。雙方過去互不往來,談完後發現,其實很多事可以協商、合作。」

從學術研究角度出發,關注國際趨勢,挖掘國內議題,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為國內NGO/NPO的成長,盡了很大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