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台灣NPO有了專屬天地-打造一個共享、共用的資訊平台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建置台灣公益資訊中心

對象:台灣NPO業界及學界

做一件對的事,往往可造福許多人、成就許多事。喜瑪拉雅基金會建置NPO專業圖書館、NPO資料庫及公益資訊中心網站,為NPO組織帶來方便、也帶出凝聚力。

喜瑪拉雅基金會一心為台灣NPO領域做事,投注大量人力、心血、金錢、時間,交出一張張紮實的成績單。其中「台灣公益資訊中心」,是備受稱揚與感謝的建置。

「它提供的資訊支援,對業界幫助極大;網站更是業界宣傳、互動的重要平台。」兼及NPO學術與實務界的馮燕教授如此說,她正是目睹資訊中心籌建到完成的見證人。

1998年左右,基金會有意建置「NPO圖書館」,徵詢她的意見。她大為讚許,「國內沒有NPO專業圖書館,而一般圖書館經費有限,很難照顧特殊需求。」她舉自己為例,開NPO相關書單請台大圖書館採購,常遭刪除;昂貴的國外期刊,就更不用說了。

基金會這端,除了實體圖書館,還想建置虛擬網路。當時任助理執行長的高永興回憶:「原先的構想,類似foundation center;著手規劃後,發現不能移植美國那套模式。」他解釋,美國的基金會有6萬家以上,大多是贊助型,容易形成foundation center;大家繳年費,中心就有財源基礎。台灣則多屬運作型基金會,有自己的方案,且多數規模很小,結盟意願低。倒是社福單位較沒財源,急切需要資訊和交流。於是轉向「資訊中心」規劃,同時服務基金會和社福機構。

融合實體圖書與虛擬網路

歷經一年多籌備,「台灣公益資訊中心」於1999年10月正式營運,內容包括:NPO管理圖書館、NPO資料庫、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站(中文版www.npo.org.tw/英文版www.tpic.org.tw),及台灣公益電子周報。

為設置圖書館,基金會租下3百坪樓層,請來名設計師姚仁喜,裝潢得素淨典雅,是個小而美的空間。管理人員也不馬虎,聘用圖書館本科出身、當過小型圖書館長的張薰文。

至於圖書館內容,更是下足功夫,以「盡力蒐集,滿足業界需求」為目標。學界專家馮燕、李禮孟、蕭新煌等都幫忙開書單,蕭新煌還捐了部分書籍。馮燕心儀已久的國外期刊,如《Non Profit Quarterly》、《Voluntas》、《NPO Business Review》等,紛紛進駐。

「購書的用度,會內沒有設限。」高永興回憶說,Europa Publications出版的《The International Directory》,蒐錄全球2,300家重要基金會和公益團體名單,參考價值極高,但書價要7千餘元,照樣買進。

關於這本書,有樁小插曲。進書後,發現裡面只蒐錄兩家台灣基金會。當時喜瑪拉雅編纂的《台灣主要基金會名錄》,已有中英對照版,於是主動寄給出版單位。對方欣然收閱,後來的新版本,台灣便擴張為10家,包括: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、台灣公益資訊中心、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、研華文教基金會、嘉新兆福文化基金會、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、太平洋文化基金會、心路基金會、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等。

建置完成的圖書館,館藏涵蓋4大領域:公益團體的形成、設立與相關法規;公益團體與經營管理;公益團體運作;公益團體的經費財源。共有中外文NPO專業書籍1,300餘冊、期刊20種左右,還有國內外NPO檔案約400個。其中包括大量的國內外知名NPO年報、年刊,蒐羅相當不易,是珍貴資料。

充分利用電腦科技

這圖書館還有一項特色──全面電腦化。台灣圖書館的自動化系統,7成由傳技電腦負責;而這家公司,是基金會創辦人投資的。因此,圖書館目錄全部鍵入電腦系統;另又耗費一番心血,撰寫每本書的中文摘要,一併電腦化。借閱人可從網站點選,進入圖書館,瀏覽館內藏書,進而可在網上登記預借。

若要登門閱讀,圖書館免費開放,不限資格。辦妥會員證,書籍即可外借。

NPO資料庫,是台灣公益資訊中心極具特色的資產與服務。喜瑪拉雅從1991年起,出版《台灣主要基金會名錄》,且逐年更新;2002年,還做了全國基金會大普查。這些辛苦蒐集、整理出來的資料,達3千多筆。中心又納入1千多筆社福機構資料,成為4千多筆。它們全部鍵入電腦,成為豐富的NPO資料庫,可供任何人搜尋。由於資料都經嚴格篩選,且不斷更新,準確性高,因此大受歡迎,常被其他網站引用。

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站,是台灣NPO界共同平台,是統整完備的NPO資料中心。幾乎所有NPO的動、靜態訊息,都在這平台上交流。網站單日流量曾達上萬人次,平均日流量約6千人次,可說成功凝聚了NPO領域的線上社群。

網站資料齊備、流通量高

它提供的內容及服務,包括:NPO新聞資料庫(國內外及大陸地區的NPO新訊)、國內外NPO活動布告、NPO網站搜尋、NPO法規介紹、國際NPO介紹、NPO求才及志工招募看板、線上學習區、公益討論區。前述NPO管理圖書館、NPO資料庫,也在網站佔一席之地,可點入進行線上查詢。它也與國內外許多公益網站交流合作,是重要的連結窗口。

如此完備的功能和涵蓋面,是逐步改進的成果。喜瑪拉雅負責IT的研究員沈聖書,從早期就參與建置。「初期是靜態的工具型網站,內有台灣基金會、社福機構名錄,只有查詢相關資料的人上網。我們希望提高流量,於是增加了公益活動布告。」

如此構想實施不易,初期全無資訊來源,到處拜託人家來放訊息,效果不彰。沈聖書和另位同事只好勤跑市政府、誠品書店等,帶回紙本資料,再逐字key in上網。所幸曝光率帶來好回響,各單位發現有個免費網站可用,且傳播效果佳,開始主動發稿。「後來每周收到約40篇,公益團體逐漸愛用我們的平台,關心的人也習慣來瀏覽。」沈聖書說。

接著,工作人員注意到,許多活動訊息稿與招聘有關。「既然需求大,乾脆獨立出來吧。」網站的「NPO人力招募」區塊,於焉誕生。

後來工作人員又設計了互動性較強的機制,讓各單位直接進網站貼文;從活動布告到徵人訊息,後又增加活動結束後的新聞發布,真正落實NPO平台功能。

傳播效益強、迴響大

高永興認為,網站傳播效益大,是因對象明確。「都是關心NPO,或NPO領域的人來瀏覽。」而網站熱門的程度,可從迴響看出一二。

「人力招募」訊息,常是早上發布,下午就接獲公益團體來電,要求撤掉,因為已找到人。「活動布告」也不遑多讓,很多報名活動迅速額滿,讓主辦單位訝異不已。

研究員曾筠凊記得,有年辦募款研討會,居然吸引兩百人報名。在當時的NPO界,是幾乎不可能的事。

相同效應也顯示在英文網站上。喜瑪拉雅很重視國際參與,除主動參加國際NPO組織、將台灣優秀NPO團體和個人推上國際舞台,其他環節也力求國際化。因此,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站有英文版,內容係工作人員摘取國內重要資訊譯成英文。

有次台灣一個藝術團體來喜瑪拉雅開會,特別表達謝忱。對方說,他們在國內辦小型研討會,竟有印度人老遠飛來參加。詢問之下,原來是看了台灣公益資訊中心英文網站TPIC(Taiwan Philanthropy Information Center)。

網站的NPO新聞資料庫,同樣看重世界觀與國際視野,所以涵蓋國內、國際及大陸新聞。國內部分,主要由各公益團體發布新聞稿;「國際NPO新訊」,每星期2~3篇,由工作人員選取重要新聞,翻成中文發布,幫助國內團體了解國際NPO趨勢;大陸部分,也有專人負責摘錄,呈現彼岸的NPO現況。

每周一發行的「台灣公益電子周報」,將當周網站最新訊息,送到收閱戶信箱。內容包括:新增公益活動訊息、國內外及大陸地區NPO新訊、新收錄NPO資訊、公益圖書介紹、新增NPO求才資訊、新收錄NPO網站等。

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的影響力,不易量化評估,但外界反應傳達了真實的聲音。高永興說:「同仁出去開會,常有官員、學者、公益團體人士主動表示:我有上你們的網站、閱讀你們的電子報喔。」副研究員邱淑絹記得:「我收過電子信函,感謝喜瑪拉雅建置一個好平台,也常當面聽到讚美和致謝。」

一家耕耘,眾人受惠,正是喜瑪拉雅基金會建置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的寫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