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大陸好夥伴共創新局 - 與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攜手合作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跨海跨界合作出版;大陸全國圖書館、學術界贈書;合辦兩岸三地譯名研討會;共組喜瑪拉雅學術顧問委員會。

對象: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、兩岸三地學者。

當年喜瑪拉雅基金會主動伸出友誼之手,與大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展開多年、多面向的合作,締造了兩岸三地學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。

「光以開創兩岸學術交流的新格局來看,給喜瑪拉雅基金會再高評價,都不為過!」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長謝壽光,開宗明義點出雙方合作的價值。

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隸屬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,目前是一家擁有160多位員工、已出版1,300多種圖書的大型學術出版機構。

1997年謝壽光剛接任社長時,出版社規模尚小,只有10幾位員工。他有心做大,並認定要擴展對外交流,必須建立自己的網站。 當時中國大陸網路環境還在萌芽階段,難得有學術出版社建立官網。

「千里姻緣一線牽」,1998年秋,喜瑪拉雅基金會同仁上網搜尋,找到社科出版社官網。接著主動聯繫,為基金會的漢學、經濟學出版品,尋求簡體版的合作出版夥伴,從此展開多年合作。

雙方於1999年11月,簽署第一次合作協議,以「弘揚中華文化、推廣漢學精品、促進中外學術交流」為合作方向;由社科負責簡體版製作費用,基金會則以每本書回購千冊、贈閱當地相關單位作為支持。

雙方合作的出版品,均冠以「喜瑪拉雅學術文庫」之名,計有「經濟探索」系列、「港台學人」系列、「閱讀中國」系列,和「NGO研究論叢」。

多種系列叢書,質、量並重

「經濟探索」系列,延續基金會在台出版的研究報告路線,以于宗先教授主持的「中華文明的21世紀新意義」專論為主軸,如《兩岸農地利用比較》、《民營銀行:台灣案例》等。

「港台學人」系列,出於謝壽光的點子,他認為,由港台兩地學者看大陸人文社科,對大陸讀者來說是全新角度。此系列收錄曾任教港台之史學大師王爾敏的《中國近代思想史論》及其續集等。 「閱讀中國」則是現任總編輯楊群的建議,他表示,這是透過外國漢學家的觀察,重新詮釋、理解中國思想文化的系列叢書;收錄了美國江文思(James Behuiak Jr.)主編的《孟子心性之學》、德國施耐德(Axel Schneider)的《真理與歷史──傅斯年、陳寅恪的史學思考與民族認同》等。

「即使後來與基金會的合作淡化,不再執行回購協議;但這個系列仍掛『喜瑪拉雅學術文庫』名稱,以示對當初合作機緣的尊重。」楊群說。 社科出版社與喜瑪拉雅基金會的合作密度,集中在2000~2003年間,但一些互動的影響,迄今餘波盪漾。

其間發展、影響最為特殊者,應屬「NGO研究論叢」。這套共7本的叢書,包括《中國NGO理論探索》、《民間組織史考》、《中國社團改革》、《社會資本理論》、《非營利組織評估》、《NGO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發展》、《全球公民社會》。前5本是北京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的成果,後兩本為譯著。

2000年初,北京清華大學NGO中心剛起步,兩本研究論述找不到出版社。在台灣的喜瑪拉雅基金會代為牽線,社科應允出版印行。

「當時中國連NGO是什麼都搞不清楚,」謝壽光回憶,出版這麼冷門的書,基金會雖承諾回購千本,但當時對小型學術出版社來說,仍屬冒險。

NGO系列,冷書熱賣

「誰知道冷書熱賣,很快即再版!」謝壽光認為,NGO論叢出乎意料受歡迎,應與奇貨可居有關;非政府組織相關研究,當年尚屬一片荒蕪,以北京清華學人為著作核心的專書,後來成為研究者必讀的「聖經」。

清華NGO研究所創始所長王名指出,初始只是想披露大陸NGO的基本訊息,後來無論是學術性、政策性著作,甚至教材,都成為編印、出版的題材。而叢書產生的影響,也是始料未及。「國內所有研究NGO學者,都透過這套書認識我們。」

「NGO論叢系列,喜瑪拉雅只回購前3本,我們卻持續與清華合作,迄未間斷。」謝壽光透露,身為第一個出版NGO系列的出版社,受到學術界關注,令他覺得與有榮焉。「只要不賠錢,我們願繼續出版。」 除此,王名及其團隊2012年出版的《中國NGO口述史》,也是由社科文獻出版社編印發行。

謝壽光對三方合作推出NGO叢書,給予極高評價。「中國NGO研究,始自清華大學;NGO相關叢書的出版,則源自社科文獻。今天中國大陸公民社會和NGO萌芽茁長,喜瑪拉雅基金會當年的支持,絕對是最重要的推手。」

由基金會回購、社科出版社運作的贈書活動,也深具意義;主要贈閱對象為重點大學、圖書館、社會科學院、學術研究機構,及知名學者專家,反應相當好。 如《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早期傳播》、《甲骨學一百年》、《中國金融體制簡論》、考古學家《張政烺紀念文集》等,據當時任雙方合作窗口的編輯仇揚表示,贈閱回函率達75%左右。 「雖說是贈閱,但要提筆填寫,還要費事寄出,並不是太容易的事。所以如此高的回迴響,十分可貴。」她指出,因為這項活動反應佳,引起社方對CRM(客戶關係管理)名單的重視。於是以這幾波回應資料為基礎,社科建立了客戶資料庫。這做法對出版社其他系列叢書的促銷,甚有助益。

合力搭建兩岸三地學術橋樑

基金會與社科的合作,不僅「喜瑪拉雅學術文庫」而已。在良好默契下,雙方合力促成了數樁美事。

2000年,兩岸三地40餘位學者及翻譯家,首度在學術會議中,面對面溝通譯名課題。這正是社科與基金會聯手合作的成果。

這場「海峽兩岸及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討會」,與會者包括香港翻譯學院院長、新華字典主編等。大家針對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學的「譯名」問題,進行熱烈討論。 例如,「軟體、軟件」、「史達林、斯大林」,其實指同一事,但譯名卻迥異。「如果從著作源頭,即考量簡繁版的互通性,可大幅降低出版、閱讀障礙。」謝壽光說,研討會目標,在於建立兩岸三地譯名共識。

會議中,達成建立線上「人文社會科學譯名數據庫」結論。最後雖因經費問題,未能建構完成,但跨出了第一步,仍深具意義。

2001年10月,社科與基金會再度聯手,力邀學者組成「喜瑪拉雅學術顧問委員會」,有意建立一個菁英平台,凝聚智慧,共創新局。

委員會網羅兩岸三地重量級學者,台灣方面如:中研院院士于宗先、胡佛、李亦園,近史所長呂芳上、史語所長黃寬重等;大陸顧問如:思想文化史學家丁偉志、清華大學法學院長王寶樹、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汝信、歷史研究所長陳祖武等;香港則有中文大學教授李沛良。

這個學術顧問團,2002年3月在香港召開會議,對喜瑪拉雅學術文庫選題,及如何推介中華傳統文化的新價值,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討。喜瑪拉雅全額贊助,以高規格禮遇,表達對學者們的尊重。 謝壽光說明,社科出版在與基金會合作前,兩岸學術交流多是個體對個體,或機構對機構;透過合作出版、學術座談、NGO組織大規模互動,兩岸三地學人進行跨領域、多元、面對面的交流,「這在10多年前,是很難能可貴的。」

合作有成,拓展新局

與喜瑪拉雅基金會合作出版台灣學術專著,對社科文獻出版社而言,還有開拓新局的效應。

2002年夏,謝壽光抵台訪問。12天內,拜訪了台灣27所大學及學術機構,參加了多場座談,促成出版社後來與台灣大學及中研院的合作。

「如果不是有喜瑪拉雅學術文庫背書,得到台灣學界信任,我不可能在那麼短時間內,拜訪如此多學校,結識那麼多優秀學人。」他說。

謝壽光強調,出版社與基金會合作的格局、價值,也在這件事上突顯無遺。「簡、繁版本互通,此前出版社已有商業行為。但由於基金會介入,和我們的出現,使得出版活動深入學界,不再是出版社對出版社交易;而由大陸出版社與台灣學界直接對話,更拉高了溝通、互動層次,大大促進學術交流的深化與布局。」 相對的,社科對基金會在大陸舉辦的學術活動,也鼎力相助。

2002年10月,喜瑪拉雅舉辦第五屆「中華文明的21世紀新意義」學術研討會,會議地點及大陸多數參與者,都來自謝壽光建議。

其時,泉州市政府正準備為「泉州海上絲路」申請世界遺產,而市委書記施永康,是謝壽光的忘年交。謝壽光提議研討會在泉州舉行,既可與申遺互相拉抬,還能得到泉州市政府的經費補助。 此外,社科累積多年學術出版經驗,擁有大陸人文社會科學界豐厚人脈,謝壽光曾主動請纓,負責推介並邀請大陸一流學者。

由於研討會與海上絲路掛鉤,所以討論主題與論文內容,多為中原文化與域外的交流互動,焦點相當凝聚。受邀學者專家又皆學有專精,因而研討成果豐碩。 社科文獻出版社與喜瑪拉雅基金會,近年的合作由密轉疏,但謝壽光覺得,過去雙方合作基礎穩固,在大陸市場又已建立聲譽,他表示:「未來希望有機會再續前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