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董事長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慈善、博愛公益、企業社會責任與基金會 

陳錦隆      12/21/2023

行善源自人的天性,無論任何國家,在古代因貧富並未明確區分,殷商巨富極少,多數富人只是小康小富,行善助人能力不足,從而早期的慈善,大多數是捐錢給教會或寺廟,藉由它們執行布施,而且集中於災荒和急難救助,例如遇飢荒時,富人自行或透過寺廟開義倉與備粥廠,救濟飢民。

時序進入十八世紀以後,社會經濟改變,有錢人開始大量出現,以美國為例,在1868年至1901年期間經濟快速發展,許多人遽然致富,過著如金色般的生活,此段時間被稱為「鍍金年代」(Gilded Age),被鍍金的典型人物即為資本家,例如鋼鐵大王卡內基(Andrew Carnegie, 1835~1919)、石油大王洛克菲勒(John Davison Rockefeller, 1839~1937)。惟當時美國社會卻有一股迷思油然而生,它把十九世紀描述成強盜大亨、粗暴、冷血無情、無法無天的個人主義盛行時代,從事兼併、獨占市場的資本家被指摘,其中以洛克菲勒為最,不少人說他剝削移民和窮人,而華爾街(Wall Street)則被形容是坑人錢財的金融區(Main Street)

傳說鐵路業大亨威廉.范德比爾特(William H. Vanderbilt, 1821~1885)曾對前來採訪的記者隨口說出:「活該民眾倒霉」云云,似乎落實了為富不仁的指責並非空穴來風。但究諸事實,19世紀的美國,公益活動不勝枚舉,民間興學,大學急速增加,非營利私立醫院、孤兒院如雨後春筍般設立,幾乎每一個慈善或公益服務組織,諸如愛護動物協會(SPCA)、基督教青年會(YMCA)、基督教女青年會(YWCA)、印地安人權協會(Indian Rights Association)、救世軍(Salvation Army),無一不是成立於此一時期。其推動公益慈善活動,成果不比從事生產、追求獲利之活動差。

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密爾頓.傅利曼(Milton Friedman),在與夫人羅絲.傅利曼(Ross Friedman)之共同著作「選擇的自由」(Free to Choose)一書內的描述,此時期公益慈善活動日漸增加,文化活動也風起雲湧,美術館、歌劇院、博物館、社區公共圖書館、交響樂團,在大都市及衛星城市紛紛 設立。該書援引學者海倫.霍勒維茨(Helen Horowitz)之著作「1880年代至1917年芝加哥的文化公益活動」,指明:「芝加哥文化素養蒸蒸日上的一大證明,是1880年代和1890年代初一些出色的文化機構橫空出世,藝術學院(The Art Institute)、紐伯利圖書館(The Newberry Library)、芝加哥交響樂團(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)、芝加哥大學(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)、菲爾德博物館(The Field Museum)、克利爾勒圖書館」、「此等機構是這座城市的新面貌、新表徵,不論當初設立它們背後的動力是什麼,它們大多是由一群企業家所組織、維持與管理…..,雖然是由私人支持和管理,這些機構卻是為整個城市設計的。它們的受託人轉向文化公益,與其說是滿足個人的藝術品味或學術愛好,倒不如說是為了達成社會目標」、「這些資本家對自己無力控制的社會力量感到不安,而且滿腔文化理想,認為博物館、圖書館、交響樂團、大學是淨化他們的城市、激發文化復興的一條道路」,而且正如霍勒維茨所說:「芝加哥似乎是美國的縮影」。與此同時,珍.亞當斯(Jane Adams)在芝加哥設立哈爾屋(Hull House),這是全美各地設置許多安置之家的第一個,用以在貧民之間傳播文化和教育,並且協助他們解決日常問題。許多醫院、孤兒院和其他類似慈善機構也在這時期建立(1)。而此等教育、藝文、佈道助貧等慈善活動嗣後得以長期持續,其經費主要來自美國三大基金會即福特基金會(The Ford Foundation)、洛克菲勒基金會(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)與杜克基金會(The Duke Endowment)之捐助,而教育占半數以上。

至於啟發富豪資本家以成立基金會行善的,乃是美國企業家與銀行家喬治.皮波第(George Peabody, 1795-1869)。他是貧農及皮革工人之子,先在巴爾的摩銷售布料、雜貨,辛勤致富,賺得第一桶金,即前往倫敦開設銀行。伊過世後,這家銀行重組成為J.P.Morgan And Company。皮波第致富後,關心窮人,經常身懷巨款,到處旅行,遇見窮人即撒幣行善,後來發現效果有限,無法助人脫貧,領悟了「給他魚吃,不如教他釣魚」,遂轉向贊助教育。他先在1857年創立全世界第一家巴爾的摩市皮波第學院(Peabody Institute of the City of Baltimore),其包括一所皮波第音樂學校(Peabody Conservatory School of Music)與一間音樂圖書館,耶魯大學的自然史博物館也是由伊捐助建立;嗣於1867年成立信託,取名為皮波第教育基金會(Peabody Education Fund),捐助四筆錢總共美金3,484,000元予基金會,藉此拓展南方與西南各州之教育,以平衡美國內戰的破壞效果。

由於皮波第的傑出構思與作法,人們乃將較狹窄意義的「慈善」(charity),開始改用價值層次更高,關懷範圍更廣泛之「博愛公益」(philanthropy)。此項先驅作為確實開導了日後崛起的殷商巨富,例如卡內基先於1889年出版「財富」(Wealth) 一書,再於1900年寫下其著名宣言「財富的福音」(The Gospel of Wealth),他宣稱:「這個時代最困難的問題,是如何管理財富,使得社會中兄弟姐妹般的情誼得以維持,而富人與貧者間的關係也能夠和諧」,並論結:「富人不應過著太奢華的生活,他們應該把多餘的財產當成是由自己管理的信託基金,並善用自己的智慧與經驗,讓這些財富對社會上較貧窮的弟兄們發揮效果」。卡內基坐而言,起而行,在1901年出售卡內基鋼鐵廠股份予競爭對手金融業鉅子摩根(J.P. Morgan)所經營的美國鋼鐵廠,得款48千萬美金,並隨即退休,將其大多數用於教育如設立卡內基美隆大學、社區圖書館以及從事世界和平運動,具體實踐其著作所闡述的觀念,意即大量財富應如何用以改善社會。

再以洛克菲勒為例,伊曾在給唯一兒子小約翰.大衛森.洛克菲勒的家書內,寫出:「約翰,聽說你和安迪.華特,還有科比打算成立一個救助非洲貧困人口的基金會….這是一件好事情啊,我支持你,約翰。盡力去行善吧,用盡所有的方法,在每一個可能的地方,盡可能多的時間裏用全部坦誠向所有靈魂行善吧!」、「我們的集團雖是為了賺錢,但賺錢不應成為我們經營的 唯一目的,我們應當學會貢獻,為這個社會、為其他人,貢獻一份我們應有的力量」、「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知道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生存,有不少人需要他人支援。非洲的貧困人口是絕對需要人們施以人道主義救助的。此外,社會上還有許多殘障、智能不足等弱勢群體需要我們去援助」、「我從不認為我的財富是僅憑一己之力賺取的,人們都知道我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,我認為我的財富是神賜的。所以我想我以及許多人都應當善用財富,不能好好利用財富,它就會變成一項負擔。利用財富勝於擁有財富」、「最後,我想引用《聖經.提摩太前書》中的一句話作為結束,這句話是這樣的:『要囑咐他們行善,在好事上富足,甘心施捨,這樣,他們就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,預備將來,界定那真正的生命』」等語(2)。洛克菲勒的確也實踐其思想,伊在18941895年間退休,退休前已奉獻其努力於博愛公益工作,在1910年以前,捐出美金3,500萬元設立並支持芝加哥大學;自1895年至1937年謝世這段期間,全心致力於規劃與設立基金會,經由基金會奉獻其金錢予社會大眾,有如經營其企業一般努力,而小約翰.大衛森.洛克菲勒也不辜負父親的期許,貢獻其畢生大部分成年歲月於父親所創設之基金會,曾捐獻紐約市土地供興建聯合國大廈與洛克菲勒中心,父子兩人共同藉由基金會體現博愛公益,成就了無數、無量、無邊、不可思議功德,奠定洛克菲勒家族的長期聲望。

近代第一個對博愛公益執行系統化研究的學者,乃是1930年代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林德曼,其報告於1936年出版,並曾在2010年重印,該報告明確肯認博愛公益對美國社會之影響力,伊從三個面向提出觀察與評價:其一,19201930年代,美國富人努力於成立各種基金會,以慈善為目標者不多,多數以教育、醫學研究,甚至具有專業性的特殊實驗教育為目標。富人們認為政府要作好政府份內的工作,有錢人則要關切政府力有未逮,攸關未來國家民族發展的事務。關切未來從此成為富人階級自覺的角色目標;其二,此等從事博愛公益基金會,普遍由董事會管理監督,董事會成員大都出身名校的各行業精英。這也就是說,透過關切未來的博愛公益事業,等於整合了美國的菁英階層,而這階層也因此形成;其三,美國在十九世紀末出現大量新富階級,他們生活浮華鋪張,奢侈拜物乃是其等之風格,這風格只是引人厭惡與憎恨,而透過博愛公益工作的從事,有錢階級找到了新選擇,翻轉資產階級的負面觀感至新的美德形象,資產階級不必然是唯利是圖之輩,可以是成為領導國家與社會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(3)。林德曼教授的觀察入微,評價深刻,鋒穎精密,趨詣正理,讓人們對基金會所展現的社會功能有比較正確的認識。

承上說明,二十世紀初期,慈善觀念被博愛公益觀念取代,形成美國社會長久以來的可貴傳統,而如今二十世紀末,一方面,博愛公益觀念隨著公司治理全球化,開始起變化,全球化課題萌生,另一方面,公司經營之核心概念,則是由股東財富最大化,轉變為「企業的社會責任」,企業家開始關切社會議題,富人們在這時代,業已找到可以扮演的新角色,波克夏集團的巴菲特、微軟公司的蓋茲是其中翹楚,香港長江集團的李嘉誠不甘人後,捐輸巨款,深信臺灣企業界也可群起仿效,利用基金會為國家社會承擔較多的任務。

 

註解:

1:以上請見羅耀宗譯:「選擇的自由」,經濟新潮社20093月初版三刷,第229~210頁。

2:請見龍婧譯:「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三十封信,企業家的世紀聖經」,海鴿文化公司2022111日二版十刷,第201~207頁。

3:請見南方朔著:「台灣企業富人,可為國家社會做更多事」,2011628日中國時報A14時論廣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