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開啟員工的國際視野 - 「領導才能訓練課程」培養NPO人才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國際研究員計畫。

對象:5位在職員工。

喜瑪拉雅基金會非常注重人才培訓,核心理念是──培養人才,不一定要為基金會所用;只要能為社會服務,被挖角也沒關係。

在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的理念下,喜瑪拉雅基金會為員工編列教育訓練經費,鼓勵大家自行選擇進修課程。

即使到了近期,會方經費不那麼充裕,教育訓練費的支出仍維持不變。 由於基金會積極與國際接軌,英語能力是基本功。會內的外籍同仁,成為大家的英文教師。其他企管、資訊、藝文等課程,只要員工提出申請,都會獲准補貼。

最能彰顯基金會為培訓人才不惜下重本的,當屬國外進修。而最經典的國外培訓課程,則是美國紐約市立大學(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)的國際研究員計畫(International Fellows Program)。

從1988年開始,紐約市立大學的Center for the Study of Philanthropy,為全球非營利組織的年輕學者或實務工作者,開設領導才能訓練課程。研習時間3個月,學員除了上課、聽演講,還安排參訪大型NPO組織。結業時,需繳交一篇研習心得論文。

研習期間所有開銷,包括往返機票、住宿、生活費、學費、參訪經費等,都由學校募款支應,學員毋須付費。

喜瑪拉雅基金會從2001年起,應邀參與贊助計畫,當年捐了兩個名額的獎學金。因此這一年,台灣得以推薦兩個人選。

這是條件優渥的進修良機,基金會趕緊將消息公布在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,歡迎大家申請。

門檻高,同業參與者少

結果出人意表,報名門可羅雀。這種現象往後並未改變,即使每年學員結業返台,基金會都舉辦座談會,與同業分享他們的經驗及心得,同時鼓勵大家報名。結果仍是來聽者眾,申請者零。

基金會的「老外」員工、來自加拿大的白瑪莉,認為問題可能在於:外語能力、研究主題和人力不足。

首先,全程英語上課,門檻相當高;加上3個月得寫出研究報告,更是沉重壓力。

其次,研究主題限定「社區基金會」或「僑民捐贈」,這兩項對國內NPO而言,都十分陌生。「主題如果是『如何募款』,大家可能較感興趣。」白瑪莉以為。

最後,台灣NPO人力吃緊,一個人當幾個人用,「一位社工負責100多個個案,出國3個月,工作由誰負責?」現實問題不易克服,難免卻步。

2001年出爐人選,是喜瑪拉雅基金會負責資訊科技的沈聖書,及亞洲基金會的何偉敏。從2001到2004年,喜瑪拉雅送了5人前往紐約,其餘3位是:研究員王億雯、李雪瑩和曾筠靖。2005年的高階課程,則是高永興前往。

雖是贊助專案,紐約市立大學仍有一套篩選機制。申請人必須繳交托福成績,且依據「社區基金會(Community Foundation)」或「僑民捐贈(Diaspora Philanthropy)」主題,先擬出一個研究計畫,送交審核。經校方核可,才能赴美研習。

高永興讀的高階課程,為期一個月,競爭相當激烈。他記得有次系主任打開櫃子,裡頭塞滿來自全球各地的申請書,最後只挑中5位,他是其中之一。「我們贊助了經費,比較佔便宜啦!」他如此解讀。

曾筠靖2004年前往,去了才知有數百人申請,最終錄取6人。 沈聖書、李雪瑩那兩屆,則都錄取10位。李雪瑩記得,同學分別來自印度、斯里蘭卡、墨西哥、義大利、南非、波士尼亞、大陸、加拿大、牙買加,「真的是全球各地。」

猶入寶山,全心挖掘

「美國是慈善公益發源地,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。包括歷史淵源、實務經驗、失誤累積的心得等。」沈聖書表示,上課內容紮實,每周邀請重量級人物開講,學員非常受用。

最難能可貴的,是安排參訪大型NGO,例如洛克斐勒基金會、福特基金會等。「洛克斐勒基金會有專用電梯,可直達該樓層。福特基金會規模驚人,包辦整棟大廈。若非參加那個課程,不可能實地參訪。」沈聖書說。

深度的收穫,則來自專題研究,相對也是壓力所在。沈聖書記得到了後期,有同學甚至舉止失常,動不動就掉淚。

不過,研究若做得出色,就有機會登上大舞台。美國每年舉辦多場大型NGO年會,研究計畫最後一周,碰上重量級年會。學校會幫學員投稿,爭取登台做簡報的機會。而無論投稿成功與否,都會帶學員去現場觀摩。

高永興、沈聖書和曾筠靖都選擇研究「社區基金會」,李雪瑩則選了「僑民捐贈」。

社區基金會,顧名思義以社區為運作、服務範疇,是地域性NPO組織。美國知名社區基金會如紐約社區信託基金、克利夫蘭社區基金會、芝加哥社區基金會、波士頓社區基金會等,都深刻影響當地經濟、社會和文化發展。

「台灣有5千多個社區、3~4千家基金會,也有公益信託,就是沒有融合三者的社區基金會。」高永興解釋,這種基金會近似聯合勸募,先行募款,再將善款分撥公益團體。它也接受個人、家族、企業等各方委託,將他們要做善事的錢納為基金,再幫他們執行想做的善事。

社區信託基金規模大、功能彰

台灣的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,性質上與社區型基金會相近。但聯勸屬於社團,不是基金會;另外,聯勸定位為社福類,所以非社福的環保、文教、藝術,不在贊助範圍。

高永興研究的題目是:「Exploring the potential and strategies for community foundations in Taiwan」,探討社區基金會在台灣設置的可能性、主客觀因素。

上課期間,他實地參訪紐約社區信託基金,大開眼界。該基金會每年捐給紐約公益團體達1億3千萬美金。它的規模大、歷史久,充分代表紐約居民對它的信賴。

紐約社區信託基金形形色色的案例中,高永興看到一個小女孩從父母得到一筆錢,想要做公益,委託基金會執行。這個小委託人且提出要求,就是每年撥款前須先與她商量。小女孩希望透過參與,學習如何做公益、如何挑選適合的贊助對象。對她而言,不僅要行善助人,也幫助自己成長。

「台灣要成立社區基金會不難,但整個社會的觀念有待提升。另外,目前台灣公益信託的錢由銀行負責管理,其實根據信託法,委託人、受委託人是自然人或法人均可。」研究、比較國內外狀況,高永興看出瓶頸所在,也掌握推廣的要領,及如何與國外連結。有朝一日,他希望這些心得能派上用場。

沈聖書研究的題目是「The E-Way to Philanthropy:How Nonprofits Can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(走進資訊化的慈善世界──非營利組織如何有效利用資訊科技)」。這個主題乍看下,不太符合紐大規定的兩個範疇。他笑稱,e化涉及募款,所以勉強可聯結社區基金會。總之,學校沒拒絕他。

他撰寫研究報告的資料,許多取材自美國知名網站TECHSOUP。那是一個專研NPO e化的網站,觸角廣泛、資訊豐富,經營得非常成功,有時還跨入實務操作。例如,它與美國大型軟體公司合作,提供限量特價軟體,讓NPO團體申購。

離開美國前,沈聖書特地去TECHSOUP所在的西岸,商談合作的可能性,可惜沒有成功。

返台後,他也嘗試發展NPO軟體銀行。然而國內外條件不同,美國有很多專門針對NPO設計的管理軟體,但台灣的軟體公司較少,更難奢求專為NPO提供服務。大環境尚未提升,小理想自難實現。不過,基金會開始對NPO提供e化服務,也算另一種實踐。

運作標準化、系統化

曾筠靖也選擇社區基金會為研究主題,題目是「Maximizing knowledge to benefit the Community: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Community-based Organizations(極大化人類資產──知識管理在非營利組織中的運用)」。她說明:「美國人常捐贈資源給自己的社區,遺產也一樣。我更關注的是,他們如何運用這些資源?我相信箇中有許多knowhow,值得探討學習。」

赴美前,她先拜訪台灣的類社區基金會,例如宜蘭五結鄉社區發展協會、新港文教基金會等,多少了解它們的運作方式。到了美國,又藉參訪NPO組織,了解兩國差異何在?有哪些優點可供台灣學習?

結果她發現,台灣是師徒制,美國較系統化。例如讓她印象深刻的福特基金會,非常重視時間管理、工作效率,大小事務都做記錄,建置成紙本和電子檔案,有專人負責,查尋起來很方便。該會圖書館的所有資料,也都可用數位方式閱讀。

為凝聚員工共識,該會每年舉辦兩次新人訓練,傳授標準作業方式;從如何募款、如何贊助,到內部行政程序,都有一套SOP,並編寫操作手冊。

如此一來,知識、資料都能精準傳承。「制度設計也很棒,例如每位專案經理人都有助理,而這助理通常不會變動,可確保行政、經驗銜接不中輟。」曾筠靖讚不絕口。

此外,有些基金會鼓勵員工將資訊整理成知識,與人分享。這些努力,讓知識管理融入工作,發揮功效。

研習期間,她製作一份問卷,發給500多家美國社區基金會,調查它們如何蒐集資訊、如何管理、內部成員如何分享經驗等,獲得40幾家回覆。她的結業小論文,就是這份問卷的統計與分析。

返台後,她實學實用,將標準作業模式落實在工作中;也利用分享機會,向其他NPO團體推廣SOP概念。

拓展視野,衷心感謝

2003年赴紐大進修的李雪瑩,選擇「僑民捐贈」主題,探討旅居國外僑民如何回饋家鄉。例如,美國有很多台灣人,台灣的基金會或NPO,要如何去接觸這些人?如何鼓勵他們捐款回台?這些台灣僑民又如何在美政府認可下,拿到抵稅證明?

為了進行研究,她拜訪了台僑和華僑;也去參訪印度、巴西等第三世界國家在美成立的基金會。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巴西裔女士,她原在聯合國任高職,退休後專心經營基金會,並捐出住家當辦公室。那棟房子位於紐約第五大道,空間約百坪,許多志工忙著募款回去幫助巴西,令李羨慕不已。

她最後完成的報告是「Make it Powerful:tap diaspora philanthropy to resource, an example for Taiwanese Americans(讓僑民捐贈更強大──以如何連結在美僑胞為例)」。

李雪瑩衷心感謝喜瑪拉雅提供的栽培訓練:「英文能力增強、打開國際視野、建立海外人脈……,真的收穫滿滿。」這也是每位接受培訓者的心聲。

基金會方面提供優厚條件,充分顯示它培訓人才的誠意。「3個月期間留職留薪,也不用簽署學成回來任職多久的保證,真的十分慷慨。」李雪瑩說。

近年來台灣企業頻嚷人才荒,看看喜瑪拉雅基金會的用心與作為,應值得大家省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