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民間智庫發揮願力-「中華願景2020」實踐書生報國情懷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贊助民間智囊,研擬中華未來前景

對象:台、中、美、香港、新加坡等地菁英學者

多位跨校跨國跨領域學者,自發性組成民間智庫;每年定期聚談,並進行田野調查、出版論文,落實為擲地有聲的施政藍圖,為建構和諧社會盡心獻力。喜瑪拉雅基金會默默站在後方,大力支持這份理想。

1999年12月31日,上海,全世界都在擔心千禧蟲將爆發的最後一夜,瀰漫著不確定的氛圍。

一群來自美國、大陸各地的華人學者,甫結束一場會議,擔心千禧蟲之餘,還想著能在哪些地方施力?許多人不約而同留下來,和當天與會的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,一起討論兩岸關係、大陸面臨的緊迫問題,及世界會向哪裡發展……。

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長周建明,記得當夜悸動的心情一直難以平復。隨後2000初赴美開會,再見到朱雲漢(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)、王紹光(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)、王希(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教授)、胡鞍鋼(清華大學國情研究所長)、崔之元(清大公共管理學院教授)……,又談起千禧夜的話題。

「一番暢談後,大家覺得,話題要系統化聚焦,成為可研究的議題,得定期見面討論。可是一群人散居世界各地,想要定期聚首,最現實的問題,就是得有經費。」周建明說,談到找財源,大家都指望腦筋靈活的朱雲漢。

朱雲漢其時是中流文教基金會董事,他回台即去找中流董事長胡佛。胡與喜瑪拉雅基金會創辦人是學生時代的舊識,後者認為此事很有意義,慨允贊助。

朱雲漢表示,這個計畫在喜瑪拉雅內部被稱為「中華2020發展願景專題研究」,其創辦人認為,表達支持、實質參與均可,但不必具名。所以後來相關出版品中,不曾見到「喜瑪拉雅贊助」字樣。

集聚專業智慧的組成

「這是對大陸官方有建言權,卻又不屬官方的智庫。」朱雲漢解釋,官方智庫往往受限於上級指示研究的題目,能發揮的創意較少;這個研究群志同道合,不時找機會聚首,更有管道將精簡的報告,送到非常高的上層。「大家主動想題目,超越官僚體系,更富創意。」

2000年,這個團體定名為「國家建設制度小組」,每年至少聚會兩次。如此「話聚」,延續7年以上。

胡鞍鋼覺得,要講這個故事,得先解釋背景。

出身中國科學院的胡鞍鋼,1991年於耶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時,結識了王紹光。兩人後來在1993年合著《中國國家能力報告》,牽動大陸地方分稅制改革。

這個報告被國外媒體稱作「王胡報告」,內容指稱大陸第一階段經濟改革,重點在於「放權讓利」;但漸形成「一個中國、四個世界」,地區發展呈高度不平衡。

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,中央政府財政收入過半轉給地方政府,因此毋需下放稅收立法權;從政府功能上轉移支付,行政上便可作垂直管理。

「王胡報告」奠定兩人作為民間學者的官方信譽。胡鞍鋼在中科院又陸續進行農村發展研究,並將成果編成《國情報告─生存與發展》。

1998年,中科院成立國情研究中心,胡鞍鋼將它定義為「科學決策思想庫」。

2000年,中科院與清大合辦國情研究中心,位址在清大,胡鞍鋼便調任清大主其事。2012年,清大將此中心改制為公共管理學院下的「國情研究所」,由胡擔任所長迄今。所有【國情研究系列叢書】,也率由清大出版印行。

集聚多領域人才,討論多元化

「實際我們創辦的是智庫,單一學科並不能解決問題,需要多元人才參與。」胡鞍鋼指出,有了喜瑪拉雅贊助,才有機會將多校、多領域、多國人才集中起來,討論重要問題。

常參與小組討論的學人,除上述胡鞍鋼、王紹光、周建明、朱雲漢、王希、崔之元,還有曹錦清(華東理工大學社會系教授)、王輝(美國蘭德RAND公司研究生院博士)、項中新(中國財政部預算司處長)、史天健(美國杜克大學政治系教授)、高柏(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教授)、鄭永年(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)。



這個自發性群組,涵蓋社會、經濟、政治、管理各方面專長,也有特別熟悉美國歷史(王希),及美國智庫工作方式(王輝)的學者。

周建明表示,小組初時並未決定討論主題,只是有感於長年以來,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注意力都在經濟,但社會和環境問題愈來愈多;如何把這些問題放進合適的框架,王紹光提出「state-building」概念,後來轉化為核心討論主題「國家制度建設」。

「不過,這與現代政治體制改革不一樣;不是參照西方的理念制度,而是在目前不完善的國家制度中,發現問題並予改善。」周建明強調,持續專注經濟建設已有不足,還有政治、文化、生態等需要關注。政府除了引導經濟發展,還要能承擔這些角色。

胡鞍鋼說:「我們在未決定主題前,先開動腦會議,然後各自邊寫邊譯、邊譯邊寫。有人寫完,就交大家閱讀、提供意見。我和王紹光、周建明負責最後收攏主題,務使報告不鬆散。」

周建明進一步說明,胡鞍鋼長於國情,與北京政府溝通無礙;王紹光熟悉國際各流派政治學理對中國的討論,可快速引述一些命題或結論;他自己則多居協調角色。

出版兩本研究報告

這10幾位學者聚會地點散布世界各地,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拉斯維加斯等都有,但較多以北京為落點。因為胡鞍鋼在清大的碩博士學生多,「後勤部隊」齊全,白天開會、晚上即能拿到會議紀錄。

朱雲漢指出,小組聚會經費,雖以喜瑪拉雅贊助為主,但大家也會善用自家資源,回饋成員。例如地主學校的學者,會安排外地來者在開會之餘主持講座,俾向校方申請演講費,支應部分落地開銷。

除了閉門開會,也會安排企業參訪及田野調查。胡鞍鋼提及,他們參觀過1984年破產、後來變成世界知名企業的海爾;也到過甘肅,看看是世銀報告中80年代最貧窮的省份經歷哪些改變;曹錦清則特別考察過黃河。

「我們曾計畫到非洲做調研,但還沒湊出時間。」胡鞍鋼笑道。

小組的基本成果是《第二次轉型──國家制度建設》(2003年7月出版)、《和諧社會構建──歐洲經驗與中國探索》(2007年1月出版)兩本研究報告。每本都是經3年多時間反覆琢磨,淬鍊出的精華。

周建明解釋,第一次轉型,指中國大陸80年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轉向市場經濟,「我們大膽提出,必須要有第二次轉型;並設定目標及機制,才能與之匹配。和諧社會的主張,則可視為第三次轉型。」

第一版《第二次轉型──國家制度建設》,內有15篇專文,內容涵蓋:中國經濟繁榮背後的社會不穩定問題、由美國經驗看市場與政府監管,並提出防治腐敗及再分配機制的改革目標等。本書再刷多次,均銷售一空。



2009年1月出了增訂版,內容有部分增刪,但保留王紹光、胡鞍鋼、周建明共同具名的「前版總結」──〈回顧與展望:對國家制度建設的歷史思考〉,其中可看到面對前所未有的變局,知識分子的深刻憂心、犀利評析,與大格局的建言。

該文批判,市場經濟的「增長萬能論」,帶來下列危機:

相當多人不能適應急劇的社會變革,處於高度迷惘與混亂的狀態。……一個曾經安全但不自由的社會突然消失,一個更為自由但充滿風險的時代來臨了。……新的生活秩序依然艱苦摸索中,……產生普遍的焦慮和牢騷。……「道德淪喪」便是集中表現。

經濟和社會結構迅速變化,……原有的治理模式束手無策。……吏治不彰、貪污腐敗橫行、市場混亂,製假售假屢禁不絕。……環境破壞,生態危機迫在眉睫……。

城鄉失衡、東西部斷裂、階層失衡,……讓所處的時代充其量只是「盛世」,卻不完全「太平」……。

為什麼經濟高增長,卻沒帶來人民滿意和社會穩定?……只有公平的增長,才會帶來社會穩定!我們研究的目的,是為政治改革提供一條具有現實性的新思路,即民主的國家制度建設。如果國家制度建設不包含民主因素,國家有可能變成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「怪獸」。……我們所以認為,……應該建立現代公共財政制度,及擴大公民參與的政治渠道。

本書提出5個根本利益和目標:國家安全與領土完整;經濟發展與經濟穩定;社會公正與人類安全;政治清明與社會穩定;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護。也提議建立8種機制:強制、汲取、濡化(共識)、監管、協調、表達、整合與再分配機制。

學者建言化為具體施政

「其中,濡化機制是雲漢提出的。」周建明說。他且指出,本書所傳達的目標、機制,可歸納成兩大重點,彰顯在施政上。

其一,政治理念轉變。

「2002年,我們提出建設服務性政府。這次十八大官方正式談話,就談及『廉潔政府、法治政府、服務性政府』,並強調發展第三部門(大陸稱社會組織)參與,都與這本書的理念有關。」周建明以為,十八屆二中大宣布體制改革,合併一些部門,「就是要往建設廉潔有效、服務型政府的方向走。」

其次,重振財務功能,最明顯的體現在稅收改革。「拿得到稅收,才能幹事;中央政府要掌握一定資源,才有權威。所以『汲取、再分配』,是兩個最重要的觀念。」周建明指出。

成書的2000~2003年間,學界普遍流行源自美國的「小政府大社會」觀念,總覺政府管太多。「但我們提出的不是大和小,而是這樣一個國家,到底需要政府有哪些功能?這些功能,要靠什麼樣的機制體現?所以我們認為,8大機制不是大小問題,而是要承擔應承擔的責任。」周建明說。

他且舉例,如80年代軍費開始不足,鄧小平允許軍隊、政法部門(警察法院)經商。此舉固能降低軍費負擔,但軍法加入市場經濟,造成相當多不公平不公正及失衡問題。



胡鞍鋼與王紹光提出「政稅養軍」,主張軍隊要靠政府養,不能讓他們自行打野食。綜合而言,政府統籌財力,才能有系統地討論這個問題。

「這本書有很多立論,已成為主流觀點。」胡鞍鋼指出,二次轉型發表前,多以國情報告方式向中央報告。「主要給中央領導同志,與省部級部長、省長或省委書記看。他們都是國情研究所的長期客戶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傳遞思想和觀點。」

他又舉了幾個知名案例:從制度上明文規定,共產黨領導人的任期、任職與退休辦法;對領導人在中央電視台(新聞聯播)露出,播出次數和時間應有嚴格規定和必要限制;中央領導人不應以個人名義題詞、題字;取消對農村人口選舉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限制,實行城鄉統一,選舉名額和方式平等、公開、民主,……都是國情報告先提出,全國人代及中全會便有相關的明文公告。

書生報國,煞費苦心

朱雲漢進一步解釋,據他所知,每一議題的論文完成,會先做成4~5頁的「精華版」,再精簡成2頁「摘要」,直接送中南海參閱。如摘要版引發領導人興趣,接著才續傳精華版。摘要版一旦得到朱鎔基、溫家寶等領導人親自批閱,後來即可能化為施政方針。

「國家制度建設這本書,引起非常多回響。」朱雲漢指出,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應扮演什麼角色、什麼時候要管、什麼時候放手、與社會關係應如何調節、何時運營、怎麼設計表達及再分配機制等,「是非常戰略性的思維,思路要超過原來的摘要,提供領導者宏觀的治國藍圖。」

國家制度建設,被這群民間智庫學者視為繼經濟改革開放後的第二次轉型;《和諧社會構建》,則可視為第三次轉型,研究社會體該如何改善,才跟得上新的國家制度建設。

在快速工業化、市場自由經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,貧富、階級差距所產生的混亂,如何建構和諧?「歐洲走過這條路,例如國家應扮演什麼角色、社會如何自我管理、勞資關係如何協調……,這本書整理了大量的歐洲經驗。」朱雲漢說。

這個研究計畫,以周建明主導居多。他解釋,這是以歐洲國家的發展為鑑,分析工業化資本主義發展到最後,如何使社會超越階級,成為真正共同體,做到所謂的社會公正。

「我們發現,歐洲經歷美國可能不曾發生的特殊『社會團結』時代。」周建明表示,這個概念,20世紀二戰後才發展起來;由西北歐主導的「合作主義」,勞資都不以打倒對方為目標,承認雙方在一個利益共同體內。政黨間的競爭,主要圍繞公共政策,而非個黨利益。「合作主義是把體制外抗爭,變成體制內協商;不再透過對抗,而是透過體制內磨合,避免革命的產生。」周建明說。

互惠共利,共存共榮

周建明認為,這本研究報告突顯幾大重點:

一、承認中國大陸搞市場經濟,是必然歷史選擇,不然無法在世界上取得同樣發展機會。

二、市場經濟把人們原子化,以個人利益最大化為運轉動力。

三、最大的啟發,是「社會市場經濟」存在的可能性。

「我們在德國找到案例,重新擺正市場與社會關係。」周建明解釋,這種制度的框架,是「基本的個人自由,明確的社會義務」。換句話說,只要能明確堅持對國家的社會責任,及個人該遵守的社會義務,即使追求個人自由、追求私有財產利益,不同的社會階層同時存在,不見得會導致無法調和的社會衝突。

甚至在追求效率和社會公正間,可尋求一種包容、兼顧、互補的平衡;使市場經濟的發展,能導向共同富裕、社會和諧的目標。

「個體利益不能超越整體利益。在這個框架裡溝通協調,才能同舟共濟,而不是同舟共『擠』。」周建明強調。

不論喜不喜歡,或承不承認,兩岸發展勢必息息相關。大陸和諧社會的發展,實大有助於兩岸未來的對話、交流與共識。屆時兩岸互惠共利、共存共榮,也就自然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