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從客廳起家的NGO學術龍頭-北京清大NGO研究所耕耘有成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支持公民社會研究發展(一)

對象:北京清華大學NGO研究所

大陸學界研究非政府組織,北京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是公認的龍頭。但在15年前,相關成員辛苦奔波籌措經費,卻屢吃閉門羹;當時素無淵源的台灣喜瑪拉雅基金會,主動跨海伸出援手。

1998年10月14日,北京清華大學率先成立「NGO研究中心」;2000年10月,改名「NGO研究所」。創辦人王名教授說,喜瑪拉雅基金會是他們成立初期最重要的合作夥伴。

王名赴日留學多年,獲京都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後,想走出經濟範疇,從事一點「學際性研究」,「那時只是單純地想:有沒有可能把法學、社會學、經濟學,整合起來運用?後來就到名古屋大學攻讀『國際發展』博士學位。」王名表示,國際發展課程中,主要在研究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協助。這正是王名研究非政府組織的第一顆種籽。

1998年4月,王名學成返國,受聘為清大副教授。當時「海歸派」不多,清大校長曾到府拜訪,讓他很感動。

「可惜當時副教授的月薪,只有人幣800元。」王名苦笑說,當時一個月生活費至少得1千多元,回國沒幾個月,積蓄就貼光了。

他還記得,有回日本指導教授來訪,因沒錢請對方上館子,只好親自下廚,請在家裡吃飯。不意「錯有錯著」,日本教授以為這是極大禮遇,所以很受用。後來隨口問說:「一個月掙多少錢啊?」王名答:「以後再告訴你。」

這個「以後」就是兩年後。王名再度訪日,其時月薪已調了10倍,才對日本教授吐實。

經濟困窘,不免使王名一度搖擺。有回到浙江做調查研究,得到一位民營企業老闆賞識,開出年薪30萬人民幣挖角。當時王常窮到連搭車的錢都得七拼八湊,高薪誘惑不免讓他猶豫多時。

「我是為了30萬年薪回國的嗎?」有天他如此自問。於是,回到初心,豁然開朗,婉拒那位老闆美意,推薦一位博士生去任職。

可是,當時大陸到底有沒有NGO?這個問題曾令王名相當疑惑。

家中客廳開設「學術沙龍」

當年夏天,國內發生洪災,眼見許多國際組織熱情援助,王名計畫在清大召開「非政府組織問題研討會」,想試試到底有沒有人關心這個問題。

辦活動要資金,他硬著頭皮找長官方惠堅(現公共管理學院院長)協助,表明想成立一個NGO研究中心,並請方出任主任。

方院長爽快挪出2萬人民幣行政費,但要王當主任。王名回應,「可是,我就只有一個人。」方表示:「誰說一個人就辦不成事?」後來方在研討會致詞時,當場發布王名為中心主任,於是就這麼定案了。

名為「中心」,其實沒有辦公地點,王名把自己一房一廳30多坪米(約台灣10來坪)的家,當成辦公室;在家開起跨校「學術沙龍」,把當年在北大讀書、教書的國際友人,招攬成基本成員。

「大家坐著幾個板凳,討論剩下的1萬5千元要怎麼用?」王名解釋,方院長撥付的2萬元,第一場研討會花了5千,剩下的得一個錢當兩個用。結果大家認為,最佳用法是「用小錢,找大錢」,就是把有限資源用來尋覓財源。

「不斷搭車、查機構、寫項目書(企畫書),北京所有的境外機構,一個一個去找。但大家像套好招似的,都誇項目書寫得好,卻不給錢。」王名說,當時挺生氣的,後來才知他們不是推拖,而是遵循大陸法規,只能與政府機構合作。

所幸世界銀行一位主管指點明路,總算讓王名在日本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找到出路。

其中福特基金會提供贊助的方法,讓王名留下深刻印象。他們不會官僚地要求企畫書,而是讓申請人說明構想,如理念相符,才協同做項目書,一起策畫。「福特投資的重點不是項目,而是『人』、是『機構』。這個精神,喜瑪拉雅基金會和福特很像。」王名說。

跨海伸來援手

喜瑪拉雅基金會在1999年初,主動與王名接觸。該年1月,王名參加英國伯明罕全球NGO國際會議,會中提到清大NGO中心成立未久,亟需資源;適巧喜瑪拉雅有同仁與會,獲悉相關狀況。

王名才回到北京,喜瑪拉雅正、副執行長先後來訪,問王名:「想做點什麼?」

「他們建議先做網站,我問:『錢從哪兒來呢?』對方爽快地說:『錢,不用愁!』」王名吃過一堆外國機構的閉門羹,突然來了一個主動送錢的台灣基金會,難以置信自己交了好運。

當時福特基金會、日本基金會已通過對清大NGO中心的審核,但款項尚未撥下。

現任清大NGO研究所教授鄧國勝回憶:「我記得喜瑪拉雅贊助的網站款項,為10萬美金,是我們營運初期的最大資金。福特和日本基金會,當時同意贊助的是各5萬美金。這些都是我們啟動初期的主要資源。」

王名坦承,後來因調查研究、人才培訓及教學太忙,網站一直未建構完成,他覺得對喜瑪拉雅很過意不去。但喜瑪拉雅回應:「我們是贊助對NGO的研究,至於你們用什麼方式做,我們都沒有意見。」

NGO中心成立第一年,多在做問卷調查。王名表示,雖然也努力找項目,好讓中心有營運資金,「但項目畢竟是服務,而大學是學術研究機構,不能偏離首要任務。」

後來總算在校內申請到一間12平米(約4坪大)的辦公室,包括工作人員、工讀生,連同王名,5人擠在一起,兩部電話天天從早打到晚。

敏感的「非政府」組織

當時電話一接通,工作人員自我介紹是清大做非政府組織研究的,那頭會說:「你們在搞無政府運動啊?」

「不是……」

「不是無政府,難道搞反政府活動?」

「我們不搞反政府活動,我們是做非政府組織研究……」

當時外界對「非政府」很敏感,如改為說「社會組織」,也許會讓工作容易些。「我堅持要說非政府組織,因為NGO字義就是這樣。」王名有點學者的牛脾氣。

這個不是搞非政府活動的學術機構,衝勁十足,一再重複解說的問卷調查,只是開端。1999年底,清大開設收費的第一期NGO人才培訓課程,本想一年辦十期,「但錢收不上來,第一期就得墊錢。」王名透露,並非人數不足,而是有些機構沒經費,但又很想讓員工來上課,他們就免費讓對方參加了。

適有喜瑪拉雅同仁來訪,問王:「還想辦嗎?」王名說「想」。於是基金會要他寫個企畫案,以後每期實報實銷,由喜瑪拉雅贊助培訓課程。

此後一年,培訓課程約每一至兩個月辦一個梯次。2010年,喜瑪拉雅副執行長高永興到四川訪察震災復建,一家NGO女性工作人員主動來表達謝意。她自我介紹曾在清大受訓,受益良多;而當年課堂告示牌有「台灣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贊助」字樣,讓她印象深刻。

2000年10月,清大成立公共管理學院,NGO中心升格為學院下5個研究所之一;擁有兩位專任老師、數位博士後研究員,王名任首屆所長。

「從那刻開始,我們有了教學任務,重心必須轉移。」王名解釋,清大首開培訓NGO人才風氣,漸有其他機構辦理類似課程,因而他們轉而培訓有學位的MPA生。

約在研究所成立同時,福特基金會在清大舉辦公共管理學案例培訓班,一人學費3萬多人民幣。王名頗為心動,卻因學費昂貴而躊躇。有天喜瑪拉雅工作人員又來訪,手持培訓班宣傳單,問王可有興趣去上課?並說:「只要你願意,我們就支持。」

「我真的報名上了10天課,這對我們後來的教學,影響非常大。」王名表示,福特標榜的是哈佛個案教學法,他把10天課程都錄下來,當成往後教材的參考,效果非常好。

清大NGO研究所的特點活動,主要為每月辦一場以上的學術沙龍;邀請海內外優秀學者、政府部門專家及實務工作者,分享觀點和經驗。

「台灣經驗」感動滿滿

對清大NGO研究所的老師來說,對喜瑪拉雅念茲在茲的,不僅是「雪中送炭」之情。可能是物以類聚,全身充滿熱忱、傻勁的王名,招徠的第一批NGO中心師資,也都有質樸厚實的特質。曾任第二任所長的鄧國勝教授,正是其中之一。他1999年從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拿到法學博士,便應聘到清大,選擇全新、不怎麼有「錢途」的NGO領域。

當時鄧國勝不確定清大NGO研究所未來可以「幹嘛」,但因而得到的「台灣經驗」,帶給他深沉的感動。

鄧國勝與王名,幾度受喜瑪拉雅之邀來台,參訪許多單位;相關組織結構、業務活動、工作方法等,都是大陸當時所未見,讓鄧國勝甚有所感。

當時清大MPA還沒辦起來,台灣政治大學已有EMBA的NPO組;政大江明修教授主持的第三部門中心,有多位學者固定參與;另又結識了台灣荒野協會的李偉文、活動力旺盛的富邦文教基金會,及921災後重建的暨南大學、桃米村……。

「在災害重建工作上,台灣NGO發揮的作用尤其出色,令我相當感佩。」鄧國勝說。

其他的「震撼」還有兩件事。一是參觀喜瑪拉雅典雅氣派的公益圖書館,其中中外圖書齊全、閱讀環境舒適,讓他不勝欣羨。

第二個震撼是,當年大陸網路環境還未開放,要蒐尋海外NGO相關資料十分不易。可是只要鄧國勝一開口,基金會同仁立能協助他取得相關資訊。「基金會同仁可能覺得這不算什麼,我們卻覺得那是非常令人感念的情份。」他說。

其實,2002年參觀喜瑪拉雅的公益圖書館,王名當時也曾受到震撼。



清大NGO研究所經喜瑪拉雅引薦,與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展開多年合作;闢置【喜瑪拉雅學術文庫/NGO論叢】系列,發行了7本專書。其中多本一上市,第二個月就再刷,讓王名、鄧國勝甚受鼓舞;希望以這些書為基礎,漸次發展成NGO圖書館。

看到基金會圖書館,特想做,但心有餘力不足。今年(2013),我們終於要圓夢了。」王名透露。

觀念的萌芽,能力的提升

清大從NGO中心到研究所,一路走來,曾與多家國際基金會合作,每年得到的贊助,至少100餘萬人民幣。但王名強調,喜瑪拉雅對他們的影響,不只是錢,而是觀念的啟蒙與構建,且持續到現在。

「基金會有很多類型,有的導向型很強,運作較企業化;有的基金會是明確的贊助型,例如福特基金會,選擇的物件(人或組織),遠比專案更重要。」王名說明,「贊助型基金會投資你,不是為了做事,而是為了能力。

『事件、項目』很快就會過去,但『能力』的改變或提升,是永久的。」

福特基金會,迄今仍與清大NGO研究所維持合作關係;但王名卻覺得,未來不應繼續接受贊助,因為基金會的資金該留給弱勢。

另外,王名很在乎合作案會消耗NGO所多少能力?因此在清大另成立「明德公益中心」,把公私立企業項目服務,與學術研究中心分立。

王名目前回任第三任所長。歷經15年經營,清大NGO研究所不論在教學系統、研究成果、論文出版、學術期刊、國際會議、取得企業科研項目及國家重大項目、研發中心等,均有豐富紮實的成果。

今所方有4位專任教師、10餘位兼任教師,及博士後研究員;先後取得40餘機構的科研項目贊助;2005年,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「非政府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」研究;同年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,合辦「公益事業與和諧社會國際研討會」,有近200位中外NGO學者專家與會。

另外,清大與社科文獻出版社合作出版的7本專著,是早期大陸研究NGO者必讀教本。其中《全球公民社會──非營利視界》,曾獲全國圖書獎。後與社科出版社合作不斷,如2008年出版《中國民間組織30年》,2012年出版《中國NGO口述史》。另外,學術論文半年期刊《中國非營利評論》,2007年12月創刊,中文版由社科文獻發行,英文版則由Brill國際出版集團在美國波士頓發行。總計全所發表學術論文已達3百餘篇,加上前述每月至少一場學術沙龍,清大NGO研究所的整體實績,相當出色。

「喜瑪拉雅帶來的影響,是潛移默化的;我們每個階段的成長、發展,多少都與喜瑪拉雅有關。」王名說:「喜瑪拉雅對我們最重要的貢獻,就是能力上的投資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