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網路聯展殷墟珍寶-兩岸考古界的一段佳話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資助殷墟考古兩岸網路聯展

對象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

2001年初,兩岸最具權威的考古學術單位─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,有意攜手合作。尚欠東風的先期計畫,因喜瑪拉雅基金會大力相助,得以順利展開。

所謂「殷墟」,指的是中國商代晚期都城遺址。

這是中國歷史上,第一個有文獻可考、被考古學者以大量出土文物證明其確切存在的古代都城。其建都年代,可追溯到西元前第14世紀末,座落於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北的「殷都區」。

1928年,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派出考古隊,對埋沒3千餘年的殷墟遺跡,進行第一次、為期18天的試掘;共挖出800餘片有字甲骨,及許多銅器、陶器、骨器等古文物。

是項成果,撼動世界考古學界,更開啟了中國現代考古學大門。

其後,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,中研院史語所又陸續進行14次發掘;除找到晚商時期的宮殿、宗廟、王陵、車馬坑等遺跡,也出土諸多商代遺物。這些殷商文物及相關田野紀錄,大部分保存於史語所台北市現址。

國府遷台後,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,重新啟動安陽地區考古研究。挖掘工作持續多年,至今未斷。由於先後發現昔日的城牆、壕溝、墓地及各式作坊,讓這座商代都城的布局與內容,展現更鮮明的輪廓。

兩岸攜手,殷墟考古搬上網路

重見天日的殷墟遺跡,是炎黃子孫共同的驕傲。可惜囿於兩岸政治現實,過去曾有很多年,中研院史語所和社科院考古所的殷墟資料及各種研究成果,只能握在各自手中,難以相互交流。

早先雙方是透過彼此的出版品,去了解對方所擁有的資料。後來兩岸逐漸破冰,進展到研究人員互訪。只是,這種短暫交流成效有限,更無法讓專業的研究學者,或對此有興趣的一般民眾,掌握到晚商首都殷墟全貌。



上一世紀末,電腦已相當普及,資訊科技更卓然有成;尤其是結合電腦與通訊技術形成的「網路」,成為查尋資訊的快捷管道。

2000年就任史語所所長的黃寬重認為,若能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,流通兩岸各自擁有的殷墟文物與資料,不但對學術研究有益,對文化傳承也具重大意義。

於是,台北史語所派人和北京考古所研商,雙方達成以「學術研究」、「教育推廣」為目的,合作進行「殷墟考古兩岸網路聯展」的共識。

初步討論出的做法是,先整合70餘年來兩岸在殷墟考古的既有成果;再利用資訊科技,組成聯合資料庫(Databank),有系統地在網路以數位博物館(Digital Museum)方式展現。

該計畫實現後,非但商朝王都的布局與氣勢,得以展現在網路世界;現下已有的珍貴考古資料,也能成為數位檔案永久保存。

這次網路聯展,責任重大的「計畫主持人」,由史語所的黃寬重所長、考古所的劉慶柱所長共同擔任。雙方也很快決定參與的研究員,及協調的聯絡人。此外,黃所長洽請中研院資訊所與計算中心,派出技術人員參與。

兩岸網路聯展的計畫草案大致擬定,可是殷墟考古資料體系何其龐大,在所要建構的網站中,該放進哪些內容?先後次序為何?資料如何鍵入?頁面怎樣呈現?……都要雙方工作團隊協調研商。最好是面對面,一起開會討論。

喜瑪拉雅送來東風

只是,不管史語所或考古所,都短缺進行先期計畫的經費。



黃寬重所長透過友人引介,探詢喜瑪拉雅基金會贊助的可能性。素來重視中華文化傳承的基金會,爽快答應了。

殷墟考古網站的內容,先設定在雙方已發表的各式資料,包括:田野調查、文獻書目、殷墟考古學者介紹,及已發掘的殷墟古物。此外,還納入考古小百科、殷墟發掘新發現、最新研究動態……,林林總總歸納出7大資料類別。

大類別之下,還有小項目。以田野調查來說,細項資料有:田野記載表、發掘日誌、所拍照片,及現場地圖與繪圖。對已發掘出的古文物,也依材料不同,區分為石玉器、骨器、青銅器、甲骨、陶器等品項。

其間遭遇的較大障礙,在於網路技術層面。

「殷墟考古兩岸網路聯展」建構方式,在當時兩岸學術界是十分先進的嘗試。史語所雖請中研院計算中心技術人員支援,但在商討先期計畫時,這些人尚未加入;因此,一旦談起網路主體架構、內容配置,或資料輸入的標準格式時,只能當下就思慮所及,暫且克服相關技術問題。

例如,談到輸入資料採用的文字編碼格式,雙方都同意採Unicode。因這種編碼方式,幾可支援世界上所有文字,不致出現無法判讀的亂碼。

對輸入資料作業程序與後續管理,雙方也取得數項共識:

第一,雙方在已議定格式下,各自鍵入並維護己方資料。

第二,所有新增資料,皆依既有格式持續鍵入。

第三,已置入網站資料,原則上可各自增補;但非經雙方同意,不得修改既有內容。

第四,在網路內部設計視訊會議,方便雙方聯繫與溝通。

勇作先驅,影響後續

「殷墟考古兩岸網路聯展」構建後,學者可利用網路,在地球上任一角落,查詢殷墟考古各種相關資料;而網路上的開放論壇,又能讓所有對殷墟有興趣的人,利用網路討論、交流,進而促進殷墟研究工作的普及和深化。



整體而言,這個聯展計畫想要成就兩大目標── 一、建立殷墟考古數位典藏系統;二、建立殷墟考古虛擬數位博物館。

就前者來說,史語所、考古所的學者,都希望這是一套合理、完備、得以國際通用的殷墟考古後設資料(metadata)架構;它有一定的結構,也有通用的規則,爾後要添加任何素材,均可依同樣表述方式鍵入,讓資料庫更加豐富完整。

至於後者,只要數位典藏系統建置完善,就可撰寫腳本,透過相關介面設計,讓研究成果更有系統地在網路呈現。

目前只要在網路關鍵字搜尋裡,鍵入「殷墟考古」,仍可找到10年前所構建的「殷墟考古兩岸網路聯展」。

相較於現今各種網站,它的畫面設計較為簡單;不過,整體架構理路明晰,內容配置層次井然,可讓使用者很快進入各層頁面,點選有興趣的資訊。而它表現的概念與方式,也影響了史語所後來設立的殷墟文物相關網站,例如「數位典藏資料館」、「世紀考古大發現,商王大墓重現」……。

兩岸考古專業團隊首度攜手,在喜瑪拉雅贊助下,成功開創新局。這個里程碑,實意義非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