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當考古大師共聚一堂-兩岸三地的考古盛宴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贊助「新世紀的考古學—文化、區位、生態的多元互動」研討會

對象: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

2003年底,喜瑪拉雅基金會繼「殷墟考古兩岸網路聯展」後,再贊助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研討會。這一次,兩岸三地重量級考古學家共聚一堂,堪稱考古界大型盛宴。

2003年10月22日,平日寧靜的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,從一早起,就洋溢著不尋常的熱鬧氣息。

兩岸三地知名考古學者將蒞臨會場,共同參與一連舉辦3天的「新世紀的考古學—文化、區位、生態的多元互動」研討會。

這些重量級學者包括: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嚴文明、李水城,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朱延平,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的鄧聰,中國文物研究所的喬梁,及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、台灣大學、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學者專家。

這場由喜瑪拉雅基金會贊助、在台北盛大舉辦的學術研討會,是繼1997年在香港、1999年在河北易縣清西陵的會議後,兩岸三地考古學菁英的又一次交流。

本次討論主題側重於,在區位、環境、生態的多元互動下,對兩岸史前文化造成的影響,藉以進一步解析現今考古學期望探討的文化社會結構和文化譜系。

考古菁英,集聚台北

本回研討會共安排10場會議,每場有2至3位學者發表相關論文。另安排10位主持人,主持每次會議的發問與討論。

當時新上任的史語所長王汎森,及著作等身的知名歷史學者許倬雲,曾先後上台致詞。

第一場會議主持人杜正勝,是精研中國古代社會史的中研院院士,時任台北故宮博物院長。

由杜院長介紹上台、第一位發表專題演說的朱延平,是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。他年紀雖輕,卻常出現媒體上,為大眾點評考古現場的新發現,是相當活躍的考古專家。

朱延平發表的論文,為〈試論東北亞南部4,000年前以遠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區〉。「以遠」一辭,譯自英文beyond,意指「更遠之處」。 接續朱延平上台的,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黎明釗。

第一天4場會議,前3場均以大陸學者專家為主,演講者分別來自上海博物館、北京故宮博物院、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,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。論單位,從中央到地方皆有,也都是在大陸從事考古研究、教學及收藏相關文物的重點機構。

大陸學者所發表的論文,涵蓋諸多面相。包括:〈三峽工程淹沒區的城址類型及其所反映的問題〉、〈追尋三江平原腹地消逝的漢魏文明──七星河流域聚落考古五載收穫〉、〈論嫩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遺存〉、〈試論西周王朝西北邊疆的文化生態〉……。

兼及對環境、文化的影響

這些論文的共同特色,就是在談起某一特定區域(或聚落)的考古時,都觸及該地的環境生態,與對文化層面造成的影響。

到了下午的第四場會議,台灣學者大舉登場。主持人是時任史語所考古學門召集人、中研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劉益昌教授。

這次會議中,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何傳坤,發表〈台灣中部地區史前文化與古生態環境互動關係初探〉;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陳有貝,依其多年田野調查成果,發表〈族群、生態與兩岸史前文化關係研究〉;史語所研究員陳玉美,則以site catchment為例,主講〈考古學中人與環境關係的研究〉。

所謂site catchment,原是地理學專門詞彙,1967年才被考古學界引用,其後便常出現在考古相關論文與研究報告裡。這英文詞彙在考古學有不同翻譯,但以「遺址域」最受認同。

台灣的北中南東各地,都已找到諸多史前遺址。以「遺址域」為例作專題報告的陳玉美,就曾和主持這場討論的劉益昌教授,1997年合撰《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》一書。

幾位出身台灣的考古學者,發表的論文都將台灣史前文化納入其中,內容聚焦在族群、生態與環境的互動。如此研究取向,在台灣考古學界可說其來有自。

日人治台時,台灣考古研究以古器物為主。約在台灣光復後,才轉為「族群」與「文化」的探討。

1960年代起,以張光直教授的「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史與文化史科技研究計畫」為起點,開始著重「人與環境」的互動。其後,台灣的考古學家在調查台灣史前遺跡時,多循此路線,也讓考古研究更能反映當時人類的聚落、生產、生活等面貌。

學者發表論文,各抒所學所長

10月23日第二天會議,上午主要由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學者,扛起主講大旗。這所鼎鼎大名的學院,被稱為「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」;是由跟中國現代考古史一樣悠久的北京大學考古學系,和隸屬中央的國家文物局,合作設立的新學術單位。



該院師資陣容堅強,包括多位名重士林的老一輩考古學家。第一場會議發表「環境論」的嚴文明教授,是新石器時代考古大師。在教學方面,他先後開設中國考古學、田野考古學、考古學理論與方法等8門課,其中絕大部分是大陸首次開設。在田野考古上,他親自主持或參與的眾多發掘案,發現了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陶器、最早的稻作農業遺存,也揭示新石器時代、青銅時代多種不同類型聚落遺址。

第二場會議,由嚴教授擔任主持討論人。同樣來自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張弛與李水城教授,也是考古學界名氣響亮的學者。前者主講〈良渚社會的基本結構及其形成過程〉;後者則以長城沿線的「陶鬲」為例,闡述〈華夏邊緣與文化互動〉。

「良渚社會」是指新時器時代,在長江下游受良渚文化影響所形成的社會模式。由於該文化最早被發現於餘杭市良渚鎮,因而得名。

至於「鬲」,是種外形似鼎、但體積和容量都較小的常用燒煮器。鼎和鬲,是中國遠古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容器。

第二天下午發表的論文,從〈試論紅山系玉器〉、〈蘇皖平原地區史前玉器的研究〉,到〈台灣玉器製造技術初步研究〉等,都與玉器有關。較不同的是最後一場,由史語所研究員李匡悌發表〈從碳氧同位素分析 論古代台灣貝類採集與古環境的含意〉。

以碳14做科學鑑定

碳以同位素混合物形式,存在於大氣和所有生命組織;其中最稀少的碳14,半衰期為5,730年──也就是要歷經很長時間,才會完全消失。因此可利用自然存在的碳14同位素,測量出當年動物或植物的準確年齡。

李匡悌研究員的論文,涉及考古學的科學鑑定;而現代考古學,也因科學化碳14斷代法廣泛應用,為史前文化增加許多新訊息與研究課題。

10月24日最後一天研討會,剩下兩場會議、5位論文發表。

第一位上台的,是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喬梁,他曾隱居長江三峽深谷、長年探尋古遺址。後來參與制訂三峽文物搶救計畫,並曾搶救出許多珍貴文物。他當天發表的論文是〈關於「海上絲路」起始時間的探討〉。

喬梁服務的中國文物研究所,成立於1949年,屬國家文物局的研究單位。該所長於利用現代科技,結合傳統工藝,對中國的古蹟、古物,及各種不同質地、類型的出土文物,進行科學性保護。此外,也負責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的古老建築、石窟寺廟,提供維修施工的技術指導。

當天另兩場演講皆與青銅器有關,包括: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陳芳妹教授,講題〈商代多元青銅藝術研究的新線索─藝術、技術、用銅概念與用器行為〉;美國Gettysburg College藝術史系的孫岩與楊紅育,合作發表〈從三星堆和新幹青銅風格 看地方青銅文化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〉。

在台灣頗具知名度的考古學者、時任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、同時是史語所研究員的臧振華,發表了〈台灣、華南與東南亞的史前文化關係:生態區位、文化互動與歷史過程〉。

最後一場,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田建文擔綱。他以古器物為主題,發表〈三足甕研究〉。「甕」是古代的儲存液體器皿,小口大腹,多為陶製。所謂三足甕,指甕下有3個支點,也就是以3根腿為支撐。

最後,舉行了簡單隆重的閉幕典禮,與會者互道珍重再見。這場由史語所舉辦、喜瑪拉雅基金會贊助的兩岸三地「新世紀的考古學」研討會,風光開場,圓滿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