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促使漢學與現代接軌-舉辦「中華文明的廿一世紀新意義」研討會

分享到Facebook   分享到Line   分享到twitter   分享到微博

事件:舉辦系列性漢學研討會

對象:海內外一流漢學家

2000年起一連5年,每年邀集多位學者專家召開的「中華文明的廿一世紀新意義」學術研討會,係喜瑪拉雅基金會推動的漢學研究計畫,旨在探討中華文化的傲人成就,及如何賦予現代化的詮釋與新意義。

喜瑪拉雅基金會有心宏揚中華文化,初期常與其他基金會或學術機構合作,贊助海內外對中華文化的研討。

後來經驗累積漸多,基金會方面開始覺得,這些短期、不同項目的漢學研究,不易累積出系統性的影響力,遂萌生推動較長久研究計畫的念頭。

這項不同於以往的長期研究計畫,是為了探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,在21世紀該如何重新定位?如何顯現其在當代的價值?可否為人類的文化發展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?

此外,更希望借助企業界與學術界的共同努力,促使曾在人類文明史締造過若干高峰的中華文化,在現代發展到更高境界,創造一個新巔峰。

1998年7月底,基金會將此構想告知素有互動往還的蔣經國基金會,雙方共同研議如何推展這項研究計畫。

重新詮釋中華文化

蔣經國基金會很快擬出一份初步方案,相關方向及做法大致可分3個層次:

一、邀約人文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,一起對中華文化的內容與前景,做出全面並帶有批判性的回顧與反省,期能從現代角度,探究中華文化與華人社會的內在特性。

二、歸納中華文化基本內涵與當今普世價值的對應關係,並探討二者間該如何接軌、互補。

三、以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為前提,探究中華文化在人類文明長河中,可能產生的持久性影響與正面效應。

初步提案雖經擬定,但這份龐大無比的計畫,該請誰來主持?

經慎重考慮研議,蔣經國文教基金會向喜瑪拉雅基金會,推薦兩位研究中華文化成就斐然的黃俊傑教授與李弘祺教授,擬由他倆共同主持這項計畫。

黃俊傑教授是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,時任台大歷史系教授,及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。

李弘祺教授專攻宋代教育與科舉制度,並出版許多相關著作。他是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,當時是紐約大學(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)市立學院(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)歷史系教授兼亞洲研究課程主任。

學者接手,擔負主持重任

有了主持人,李亦園教授並未撒手不管,他仍以「義務顧問」身分參與這個大計畫,共同為中華文化盡心獻力。

初閱提案後,黃、李兩位教授均認為,這樣一份議題繁多的龐大計畫,若想達成預期效果,應以系列性學術研討會來執行,才能讓涵蓋面更周延、研究觀點更多元。

經多次商討,兩位教授向基金會提出執行計畫;以5年為期,每年召開2至3次學術研討會。每次會議均邀請專精中華文化各領域的學者專家,就同一主題發表論文並參與研討。會後再結集出版論文集。

兩位主持人向基金會建議,此計畫可命名「中華文明的廿一世紀新意義」,並希望正式執行前能有一年準備期間,視為先驅計畫(Pilot Project)期,以便針對整個計畫的內容、範圍及理論架構,進行完善的規畫。

從1999年9月,到2000年8月,是「中華文明的廿一世紀新意義」的先驅計畫期。期間兩位教授邀集一批青壯學者參與,一起擬出未來要探討的14個主題:

1.中華文化與東亞世界。

2.中華文化與域外文化間對話與互動。

3.中國社會的家庭關系與人際倫理。

4.信仰、宗教與社會實踐。

5.人、人格與教育。

6.修養、身體觀與傳統醫學。

7.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。

8.邏輯與思維方式。

9.政治思想與社會實踐。

10.科技與倫理。

11.企業組織與管理行為。

12.文學與美學。

13.藝術傳統及其現代意涵。

14.飲食文化。

如此從各個不同面相展現中華文化內涵,每一主題且可繼續往下延伸,或與其他主題相互整合,進一步闡揚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

初次會議,於花蓮順利召開

經過一連串準備與邀約,第一屆研討會於2000年10月,在花蓮美侖大飯店召開。所探討主題為,「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」。

這次會議邀請到中研院、台大等台灣一流學術單位的學者,也有來自大陸南京大學、天津南開大學、北京師範大學、廣州中山大學等的學者專家。

大陸學者多數是首次來台,會議結束後還安排參訪台灣大學、中研院,進行學術交流。

次年3月第二屆會議,探討主題仍為「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」,地點改到美國,在素有「西岸哈佛」之稱的史丹福大學舉行。

除喜瑪拉雅基金會,這回主辦單位多了史丹福大學亞洲語言學系,及著名的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基金會(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)。

第二屆研討會的學者,除來自台灣的知名教授與研究員,還有美國耶魯大學、紐約大學等名校及相關學術機構的漢學家,得以讓此次研討會納入美國漢學界觀點。

2001年12月第三屆會議,由中研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、喜瑪拉雅基金會合辦,地點在南港中研院。

該次會議主題為「理性、學術和道德的知識傳統」,參與的學者專家陣容比前兩回更堅強;有的來自美國、日本,有的來自香港、大陸,遠在內蒙的學術單位亦有專家來台與會,並發表〈聚焦中國科學思想史〉論文。

與會人士中,有位來自長沙湖南大學、擔任「嶽麓書院」文化研究所長的朱漢民教授。朱教授在3天的論文發表與討論會中,感受到研討會的嚴謹與專業,進而促成2002年5月第四屆會議,前往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舉行。

成果斐然,學界熱烈響應

現今的嶽麓書院,座落於湖南大學校園內,依山傍水,林木蔭翳。不過最吸引人的並不是風景,而是千年學府的人文學術氛圍。

呼應舉辦地點的文化特性,第四屆會議主題為「傳統中國教育與廿一世紀的價值與挑戰」。所發表的論文,有的解析儒家傳統思想的教育意涵,有的探討傳統教育的人才培養,也有的談起中國的書院教育,或書院制度與理學的形成。總括來說,多是從教育角度切入,研討中華傳統教化體制與現代的關聯性。

第五屆研討會,係由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促成,前往福建泉州舉辦,主題為「中華文明與域外文化的互動暨海上絲綢之路─泉州」。

第六屆會議,則遠赴捷克首都布拉格,主題為「中華文明與域外文化的互動與融和」。此次合辦單位包括: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、查理斯大學蔣經國基金會國際漢學中心。

精闢論文,展現深度及廣度

布拉格會議的一大特色,是英文漢學論文明顯增加,且有世界一流的西方漢學家與會。

例如來自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班傑明‧艾爾曼(Benjamin A. Elman)教授,精研17到19世紀的中國科學史與教育史,其相關學術著作被視為研究漢學的經典。

往後幾屆會議的舉辦地點、與會學者名單,及所發表的論文,都可看出「中華文明的廿一世紀新意義」學術研討會,已在中外漢學界建立學術地位。

以第七屆會議來說,艾爾曼教授親自遠赴台灣,參加會議並再次發表論文,可看出他對這個系列研討會的重視。

那次會議還來了一位重要人物,就是基金會創辦人的恩師─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狄百瑞(Wm. Theodore De Bary)。這位譽滿杏林的教授當時年逾80,雖未發表論文,但曾在開幕式上發表專題演說。在開幕式後,他安靜地坐在前座,一連3天聽完每場論文發表。

還有一位西方漢學界大師──海登.懷特(Hayden White)教授,接受主辦單位邀請,一連參加第八、第九屆會議,並發表觀點精闢、析論有據的論文。

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化,是人類締造的文明經驗中,極其燦爛輝煌的史詩。在歷史進程中,中華文化常面臨各種外力挑戰,最後總能兼容並蓄、日新又新,再造全新格局。

只是,面臨變動之劇前所未有的21世紀,中華文化能否妥善因應,並進一步貢獻於當前世界,是許多熱愛中華文化者深切關心的問題。

重新彙整、詮釋中華文化,讓它得以承先啟後,符合現代社會所需,並和現今價值系統接軌,是「中華文明的廿一世紀新意義」漢學計畫關注的重點。

持續5年的學術研討會,聚集各方專家所發表兩百餘篇相關論文,正是喜瑪拉雅基金會貢獻給所有熱愛中華文化者的完整答案。

  
  
  
  

兩套叢書有助推廣漢學

「中華文明的廿一世紀新意義」研討會,第一、二屆學者發表的諸多論文,後由喜瑪拉雅基金會擇取24篇,分上、下兩冊出版。書名即是研討會主題《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》。

書中內容紮實、編排有序,一推出便頗受學界好評。但看到書的人不免疑惑,由這樣多位學者寫出的不同論文,何以會呈現統一的體例?

原來早在研擬執行方案時,主持人黃俊傑、李弘祺教授,即已考慮到日後論文出書問題,因此特寫出一份「論文繳交格式」,裡面從論文題要的字數、標點符號的使用、引用書目的次序,及節次或內容編號等,均逐一條列說明。

由於相關體例已事先告知所有受邀發表論文的學者專家,因此所有論文按標準格式撰寫、呈現,有利於日後編輯出書。

這套與研討會論文相關的學術論著,共出了7冊。後面書名分別為;:第三冊《理性、學術和道德的知識傳統》,第四、五冊《中華文化與域外文化的互相融合》,及第六、七冊《中國與東亞的傳統教育》。

這套書系命名為【中華文明廿一世紀叢書】。至於一些未輯入的論文,喜瑪拉雅也設立專屬網站,讓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人,得以隨時點選查閱。

此外,喜瑪拉雅又出版另一套【東亞儒學經典詮釋系列】,以進一步推廣漢學。這套書共出了13冊(書名、作者,如附表),內容除探討東亞儒學與中國傳統經典,也涉及日本的漢學、中國的易經學理與圖象等,試圖從更多元角度,析論中華文化對東亞文明的影響。